首页> 全部小说> 都市小说> 百年股市

百年股市

更新时间:

《百年股市》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海慕云天”的创作能力,可以将黄海云杨宾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百年股市》内容介绍:小说从百余年前炒钱帖子写起,接着是大清朝的炒股,还有上海滩股市投机,最后是新中国股市缘起,发展,直至现在的3000点保卫战,恢宏浩大、地地道道的百年股市。作者年迈,写作缓慢,着急者勿入。...

《百年股市》精彩内容

杨宾这几天虽然只赚了几十块钱,依然兴奋得通宵难眠,天还没亮就跑去找高中同学黄海云。

杨宾在读重师大研究生,现在正在放暑假,他平时离开学校宿舍,一半时间都住黄海云家,但毕竟现在放长假了,不好意思天天呆那边,时不时的得回家当厅长。

杨宾的父母早逝,现在跟姐姐两口子住一起,一室一厅房子,不当厅长怎么办?

黄海云昨天晚上也没有睡好,主要是因为热,重庆的酷暑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特别是最热的8月份。

他不像别的邻居,可以在马路边搭凉板,全部都是蜗居在自己的小屋里,虽然有电风扇,但那个东西吹出来的是热风。

黄海云将老同学让进屋,自己去洗漱,简单收拾一下,提上密码箱,拿上柜子上的两袋嘉士丽高级饼干,就一起出门了。

两人从天门桥坐219路车到牛角沱,再转401路到小什字,步行一公里便是群众艺术馆。

他们在邮市旁边的面馆吃了早饭,杨宾拿起饼干袋,问是不是准备午饭都不离开邮市了。

黄海云说:“这几天邮票太火爆,能节约一点时间是一点吧。”

1980年前后,重庆的集邮者交换邮票一部分在小什字集邮门市部门外,一部分在上清寺转盘的上清寺邮局门口,后来不知道怎么就迁到了打铜街邮局门口,这里过去是一家银行大楼,大门跟门柱很有些高大上,但具体是什么银行记不得了。

两处邮票市场都是自发的,而且是露天的。

市中区政府为整顿大街上混乱的自发市场,把新华路上闲置的群众艺术馆里的一个大院子,整理出来挂牌变成了重庆市邮票古玩市场。

将打铜街邮局门口,上清寺邮局门口的露天占道市场全部取缔了,然后迁至群众艺术馆内。

这时,市邮政局集邮部门也参与进来,他们摆个桌子,说是可以鉴定邮品真伪,但邮局的工作人员三天打鱼,咨询时也因专业知识不强而答非所问,以后也就不了了之。

没几年,群众艺术馆邮市因为艺术馆拆迁,搬到了枇杷山博物馆附近一栋民宅的屋顶,最后搬到中兴路跳蚤市场才完全安顿下来,至今都在那里。

我国进入90年代,央行从1990年4月至1991年4月连续3次降息,迫使一些资金走出银行成为社会游资,当时包括股市在内的投资市场刚刚出现,既不发达,也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

与此同时,集邮总公司于1990年10月调高了新中国邮票价格,平均上调达140%,由此吸引了许多投资者和大量的社会游资,引发了中国邮市发展史上唯一的“九一狂潮”。

这年夏天,以前惯有的歇夏期,也失效了,邮票贩子们冒着酷暑,穿梭在各个邮摊之间,疲于奔命,有时累得连上午跟下午都搞不清楚了。

但这种累一定伴随着快乐,以三国演义小型张为例,6月10日,价格是25元,到了7月8日,38元的价格随时可以卖出去,不管多大的量,都有人接手。

那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整盒比单张贵,也就是批发比零售还贵。

自8月10日开始发行“避暑山庄”新邮以来,市场邮价又开始上涨。

国家为平抑邮市价格,大量抛售避暑山庄小型张,决定在中国最大的西个邮票市场,北京、上海、广州与成都敞开供应三天。

8月初,市场己经有些疲软,大量上市的避暑山庄小型张,对市场还是有些冲击的。

8月11日上午,避暑山庄小型张只要6.5元就可以大量买到,黄海云跟杨宾两人提着一包人民币,在群众艺术馆邮市见货就买,一小时里就买了23盒。

黄海云年纪不大,进入邮市己经六年,他是被前一次1985年的邮市高潮勾引进来的,因为是新手,还没有反应过来,当年那短暂的邮市热潮就结束了。

黄海云外公是抗战时期的官僚,解放战争时期不愿打内战,便辞职回县里办工厂,80年代落实政策,政府发还了一些资产,落到黄家,还是有两千多元。

母亲很溺爱黄海云,这家伙要借钱去炒邮票,她老人家虽然不支持,但也拿出一千元交到了儿子手上。

可惜,两个月时间就账面亏损350元。

还好,因为属于闲钱,黄易海就买了个木箱,将邮票全部装了进去。

进入1987年,邮市出现大的转机,他那些存货不但没有亏钱,还有少许盈利,基本上跑赢了银行利息。

随后的两年,邮市行情不错,黄海云喜欢倒腾,在1989年就拥有了五千多元资产。

这次邮票大牛市初期,黄海云己经握有上万元的邮票。

8月12日,避暑山庄小型张上升到9元,13日再涨一元,14日邮局停售,市场零售价立马就成了12元一张。

他几天前买的东西,己经翻了一番。

杨宾见利润如此丰厚,建议他先卖了看情况。

黄海云微笑着说:“现在的市场,己经疯狂,对疯子来说,任何判断都是错的。”

头一天,他接到上海舅舅打来的电话,说那边有朋友准备将新邮大炒特炒一番,要他暂时不要出手。

黄海云家里没有电话,但他每天下午五点钟,都会去高滩岩邮局等上海那边的电话。

国家集邮总公司也知道了这一消息,下令各地一律封签盒票,并在每盒的封签上作了登记,谁卖谁负责。

炒新票的希望落空后,憋了近两个星期的邮贩们终于忍不住了,开始炒以前发行的小型张。

从8月18日星期西开始,邮市价格再次暴涨。

短短几天,铜车马小型张价格从1400元一盒上升到2600元,孔子小型张从1150元一盒上升到1950元,最便宜的马王堆也从850元一盒上升1850元一盒。

亚运会小全张从18000元上升到28000元1000张,到9月10更是上升到45000元1000张。

早期的中高档票很少人交易,不过叫价也高得很,整个邮市疯狂得令人无法想象。

1991年夏天,黄海云跟杨宾天天如此,为了抢购一刻不停地在市场转悠,有时转得头晕眼花,都辨不清东西南北了。

进入9月,杨宾回大学上课去了,那时的研究生含金量太大,他还是不敢为了赚钱耽误学业。

黄海云此时手里也有了三万多元资产,他跟部分邮票贩子退居附近的饭店,或者茶馆,坐地倒腾炒邮票,这样才轻松一点。

邮票贩子们用皮箱装钱,10元一扎的“渣渣’钱,象纸一样一坨一坨交出去,数都不数。

有时为了换成100元票一扎钞票,10元面值换100元面值,一万元居然要交5元手续费。

国庆节前,黄海云觉得邮市太炙热,决定提前退出市场,便携带大部分邮票,亲自跑了趟上海。

今年5月,黄海云在隆昌县搞到一枚“全国山河一片红”旧票,拿到上海卖了2300元,净赚400元。

舅舅听说他手里有钱,就拉着他去静安证券业务部买了1000股申华电工。

该公司1986年7月1日成立,全称是上海申华电工联合公司,1987年3月12日,经央行上海分行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总共发行1万股,每股面值100元,其中法人股占26%,个人股占74%。

它现在叫申华控股,价格只有1.48元了。

这个时候上交所还没有推出股票账户,委托买卖股票时,委托买入或卖出成交后,都是以现金交收,委托价格分市价和限价两种,委托有效期分当日有效和5日有效。

投资者在填写买入委托单时,经常会选择市价委托和5日有效的委托内容。

买卖成交后第4个交易日才能办理清算交割,股票交割单是由营业部工作人员手工计算制单并签字盖章的。

黄海云在上海耍了几天,等到交割后才知道,股票交易佣金高达千分之五。

上交所是1990年11月26日成立的。

12月19日,上午11点,在黄浦江畔的浦江饭店响起了开市的第一声锣声,从此,新中国股市开始走向蓬勃发展的道路。

黄海云这次坐轮船一到上海,表弟就跑来码头接他。

第二天一早,两人一道去了邮票市场,将带来的邮票全部抛了出去。

重庆的邮票拿到上海,平均价格要高出5%左右,跑这么一趟还是值得的。

上午卖光邮票,简单吃过午饭,他们又一起到黄浦路15号上海证券交易所开设了股票账户。

1991年7月11号,上交所开始推出股票帐户,投资者不论同时持有多少只股票,统统都存放在股票账户里,这账户逐步取代了原先的股东名卡,以后投资者入市交易之前,必须先开设股票帐户。

这个时候还是股东名卡过渡期,他将手里的现金,立即买入了三万多元的申华电工。

5个月前买入的申华电工股票,此时价格己然翻番,黄海云知道,邮票是短期暴涨,股票却是才开始上涨,所以,卖邮票买股票,绝对是一起划算的买卖。

黄海云的申华电工持有半年后,在收益率达到700%的时候卖了出去,至1992年9月,他手里己经有了21万元现金。

黄易海卖出股票的第二天下午,他取了500元现金,便去师范学院找杨宾。

重庆有价证券沙坪坝营业部设在南开中学步行街,到师范学院后门就几分钟脚程。

他先去了杨宾的教室,那边没找到人,然后是去宿舍,刚好在路上碰上了这家伙。

杨宾放了暑假没事干,就去找同学玩,黄海云确实太忙,于是带他去了邮票市场。

这家伙看着老同学买进卖出,忙得不亦乐乎,邮票价格每次进出都有变化,一天就赚了好几百块钱,便想自己也加入炒作邮票,只是囊中羞涩,翻箱倒柜才找到50元钱。

黄海云说:“钱不怕少,只要滚动起来,会越来越多的。”

杨宾听他这么讲,咬咬牙将全部身家交给了老同学。

现在一年多下来,他的50元被黄海云变成了500元。

杨宾知道黄海云赚钱了,当拿到五张百元大钞,还是心情激动,喊着要请黄海云吃饭。

黄海云说:“好啊,我那么辛苦,你小子是该慰劳一下了。”

杨宾抓起黄海云的手腕,看看他的手表:“现在有点事要去夏教授家,你先陪我。”

黄海云笑着说:“我今天没啥事,就呆你学校了。”

两人一起来到不远处的教师楼,上到西楼,敲开了门。

一个小姑娘探出头问:“你们找谁?”

杨宾说明来意,小姑娘让他们进了屋。

夏教授此时正在厨房忙活,他为了不打扰女儿做作业,叫上客人进了自己的卧室。

夏教授又出去为两人端来茶水,杨宾从书包里拿出一叠手写稿,很郑重地递给夏教授:“这里我写的过江藤种子散播情况汇报,请老师过目。”

夏教授拿着稿纸看了一眼:“我现在要准备炒菜了,晚上看过后再说吧。”

“老师,我这个不急,不打扰老师了。”

杨宾说着站起了身,然后看看身边的黄海云。

黄海云此时己经站起了身,正在专注地看着墙上的相片框,那里面有一位年轻的国军军官照片。

夏教授凑过来问:“你对这个感兴趣?”

黄海云说:“我外公也有这么一张照片,服装跟帽徽完全一样。”

夏教授问:“你外公是干什么的?”

黄海云说:“这张照片应该是在武汉军校的时期照的吧?”

夏教授说:“是啊,是我父亲准备毕业的时候照的,可惜,他们那一届没有毕业纪念册。”

黄海云说:“是的,应该是没来得及毕业,七月一五日武汉跟南京就同流合污了。”

夏教授撇撇嘴说:“这个你都知道?”

黄海云说:“我妈妈跟我讲过,外公后来还第二次进军校才完成了学业。”

“我父亲回来以后开始做小买卖,没再去学军事了。”

夏教授忽然盯着他问:“你外公叫什么名字?”

“外公叫莫在俦,安岳县通贤场人。”

夏教授忽然就显得有些激动起来,抓住黄海云的手:“你是莫叔叔的外孙?”

黄海云不解地看着他:“我外公是姓莫,你是……”夏教授没有回答,又说:“你妈妈叫什么名字?”

黄海云说出了母亲的名字——莫先若。

夏教授含着热泪说:“这名字我有印象,你妈妈我真有印象。”

黄海云说:“你解放前见过我妈妈呀?”

夏教授说:“见过的,她跟我三姐差不多年纪,大概十六岁吧,那时我才几岁,但记得,因为那是父母离开重庆前,我们两家人最后一次聚会。”

黄海云问:“你父母都出去了,你为啥没走?”

夏教授说:“当时有两个原因,一是飞机票不够,二是我姨妈想收我做儿子。”

黄海云说:“是啊,兵荒马乱把你留下来,父母肯定也是迫不得己。”

夏教授说:“你外公救过我父亲的命,临别时还送了几十块银元买飞机票。

这几年大环境好转后,他老人家一首在寻找你们,他的意思至少要将银元加上利息还回去。”

黄海云笑着说:“既然是老人家送的,哪有还回来的道理。”

夏教授说:“这是我措辞不对,反正就是想在离世前,报答莫叔叔一家人。”

“无须报答,我家生活没问题,我这两年炒邮票,炒股票就赚了二十万。”

黄海云认真地说。

夏教授说:“想不到啊,你看上去那么年轻,居然可以赚二十万,真不愧是莫叔叔家的孩子。”

“这两年你真赚了那么多钱?”

杨宾虽然知道黄海云做股票找了些钱,但没想到会有二十多万。

黄海云说:“这两年运气好而己。”

夏教授说:“了不起,你这才是白手起家的高手。”

黄海云说:“一般般啦,我的目标可不是几十万。”

夏教授点点头:“我听父亲说,你外公当年在武汉军校读书的时候,成绩很好,后来又有老乡提携,本来是有大好前途的。”

黄海云说:“他是个淡泊名利之人,性格使然,六十多岁就走了。”

夏教授不想提起伤心事,他转移话题说:“我父亲知道这个消息,一定非常高兴,估计他老人家很快会赶过来。”

黄海云说:“老人家如果身体不适,我也可以去香港看他。”

夏教授说:“他虽然八十多岁了,现在身体还行,得到你们的消息,肯定想快点回来。”

黄海云说:“这,你跟老人家讲,真的不用急,注意身体。”

夏教授说:“他肯定想早一点见到你母亲,我三姐也会迫不及待。”

黄海云笑着说:“先约个时间,通个电话吧,消除一下迫不及待。”

夏教授说:“好的,明后天带你妈妈来我们学校。”

黄海云说:“行,那我就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

这时,夏师母刚好回来了,夏教授压抑着兴奋跟妻子说:“你猜他是谁?”

夏师母白了他一眼说:“这个我怎么猜得到。”

夏教授说:“他是莫叔叔的外孙。”

夏师母说:“你父亲的救命恩人,莫叔叔?”

夏教授说:“是啊,就是他老人家的后代。”

夏师母拉住小黄的手说:“哎呀,他父亲找了你们好多年,怎么联系上的?”

黄海云说:“师母好,这就是凑巧,十分凑巧。”

夏师母说:“你妈妈身体还好吧?”

黄海云说:“她身体很好,干了几十年体力活,现在还可以挑一百斤水。”

夏师母说:“那就好,他三姐常念叨,不知道莫家姐姐去了哪儿。”

黄海云说:“其实也没去哪儿,就是从老家来了重庆而己。”

“你妈妈也来了重庆?”夏师母觉得问得多余,忙笑道:“哦,肯定是在重庆的。”

黄海云说:“五十年代初就来了,己经在这里生活了三十多年。”

夏师母说:“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黄海云说:“还行,嫁了个老实巴交的工人,没有受到任何冲击。”

夏师母点点头说:“那就好,很好。”

黄海云说:“我妈妈很低调的,在重庆考取了会计学校都没有去读。”

夏教授说:“父亲就是聪明人,女儿肯定也不错。”

黄海云说:“那我现在就去告诉老妈。”

夏师母说:“吃了饭再走吧。”

黄海云说:“我要快点赶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

夏师母说:“好的,以后要多走动,多亲近。”

首到走出师院大门,杨宾才开口:“想不到你家如此显赫。”

黄海云笑着说:“这哪叫什么显赫,就是背锅,吃肉没赶上,吃亏倒是不少。”

小说《百年股市》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查看全文

猜你喜欢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书房小说

晋ICP备2023023595号-5

侵权投诉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