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古代言情> 与君生死

与君生死

更新时间:

小说《与君生死》,是作者“乘舟且行”笔下的一部​古代言情,文中的主要角色有杨筠沈亭,小说详细内容介绍:一个朝代,两个人,一段往事。————这世道,从来都是这样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人人为己谋利,身处高位,何观蝼蚁?但,总要有人站出来,为百姓谋利。杨筠便是如此。————【沈亭净,嘉元十年生。杨子兮,嘉元七年生。自嘉元十四年,二人的命运便系在一起,命交成结,是结,是劫,是孑。】【“吾夫甚好,自幼相识,知其品貌皆良,心行皆正。尔后数次救吾于危难水火。可如此言‘吾夫予吾二家。’】【“吾妻甚好,心性纯良,坚韧自强。自小吾知其为吾之命定,吾爱她胜爱己。”】【莲花,并蒂双生,亦同死。】...

《与君生死》精彩内容

几年间,杨筠用左手执笔练字,颇有成效。

有时,他也会拿剑耍耍,只是时常伤着自己。

沈亭净便不再让他碰剑,只是杨筠总是会偷偷去练。

沈亭净气恼,却也拿他没办法。

后来,耍得熟练了,倒也有之前的一两分风范。

这几年,战事仍有,又几年未曾下雨,饥民成灾。

杨筠哀民生多艰,又闻朝廷克扣粮食,不愿拨粮赈灾。

当即挥笔写下《陈民情书》,文人观之皆赞叹不已,读来义愤填膺。

不过几日,此篇便传遍京城,引起巨大反响。

无数官员文人上书,请求朝廷拨粮救济灾民。

自此,杨筠的名号,在文人圈里传开了。

嘉元三十一年,杨筠科举高中。

那时北方大旱,南方收成也不好。

晋城身处北方,干旱尤其严重,饥民无数。

杨筠自请去往晋城为官。

四月,二人前往晋城。

一路上,灾民无数。

有母亲举着孩子向过往马车高声叫卖。

“大人,我家孩子健康得很,只要二两!多给些吃食也好!”

有老人哄抢树叶泥巴入口。

健壮些的男人,便去抢夺他人吃食,甚至落草为寇。

只是杨筠佩了剑,他们不敢上前。

沈亭净不忍,将干粮分了些给一位带着孩子的妇人。

谁知,灾民见有食物,便哄抢上来。

不断拍打马车,甚至想爬上马车。

他们把车夫扒下车,高喊着索要粮食。

杨筠不忍伤害灾民,但又无法脱身。

远处几个男人盯了他们许久,看其并未拔剑伤人,起了歹心。

他们拿起棍子,挥向杨筠的马车。

说拿到吃的,钱财,就放他们走。

沈亭净坐在车里,握着杨筠的手。

杨筠左手拿着剑,却始终无法下手。

他没有办法对百姓下手,没有办法,对他的初心下手。

几人见马车内没有回应,便想从车头进去。

彼时,车夫早已经跑了。

带头的男人已经将头探了进去。

“哟,这还是个残的。”

“旁边这小娘子,生得倒是俊俏。小娘子,要不你跟了我吧,跟着这残废有什么用。”

沈亭净听着他的话,气得忍不住,上前猛踹了他一脚。

“你说的什么腌脏话,嘴巴放干净些。”

杨筠放下剑,还没等她踹第二脚,便将她拉了回来。

“阿净,危险,算了。”

沈亭净便气鼓鼓坐了回去。

“几位,可否让路?”

“好说,钱,粮,留下。”

看样子,不留下是不能走了。

杨筠不想和他们起冲突,便从窗户扔了些粮食出去。

顿时,灾民一拥而上。

那几人见状也不想和杨筠多纠缠,便也去抢粮食了。

杨筠乘机驱动马车,离开了这块地方。

哪知,前有灾民,后有贼寇。

行至一山林,突然有尖刺竖起,马受惊,马车偏了方向,猛地翻了。

杨筠将沈亭净护在怀中,背狠狠地撞在了马车上,闷哼一声。

刚从马车内爬出来,便被一群山匪拦住了。

“这地方是我们的,惜命的,留下东西,放你们一马。”

一山匪持刀说着,看样子是山匪头子。

人太多了,杨筠没有十成把握能逃脱,他不能让沈亭净冒险。

权衡过后,他将吃食钱财交了出去,但偷留了一部分粮食,说是家里人的遗物,不能给。

山匪倒也仗义,没有去搜。

谁知一山匪看上了沈亭净,正准备拦住她不让走。

被杨筠一脚踹开了。

那山匪觉得没面子,红了眼,拿起一棍子就往杨筠身上砸。

杨筠硬生生挨了一棍,因为若他躲开,这一棍便落在沈亭净身上了。

山匪头子似乎看不下去了,发了话放走了他们。

他们二人靠着包袱里的几个饼,越走,心越惊。

一路上,不知有多少尸体,饿得干瘪,甚至,是缺胳膊少腿的。

到最后,只剩下半个饼了。

他们靠着一棵树休息,一个瘦骨嶙峋的小孩偷偷走了过来。

沈亭净以为他是讨吃的,正准备拒绝。

“姐姐,你饿吗,我还有一个馍,给你吃。”

小孩从衣服里小心翼翼拿出一个馍馍。

沈亭净有些怔住了。

小孩似乎以为她嫌弃馍不干净,又说

“姐姐,很干净的,是我娘亲和一个叔叔换的。”

说着还递上前给沈亭净看。

“姐姐不饿,你去和你娘亲一起吃吧。”

“我娘亲和那个叔叔走了,我就找不到她了。”

“但是我母亲教导过我,要多帮助别人。”

沈亭净心猛得一抽,她能预见他母亲的下场是如何的。

“你将馍藏好些,别被他们发现了。”

随即问了问一旁闭目休息的杨筠。

她将包袱里的半个饼分了一半给了那个小孩。

嘱咐他藏好。

之后,他们便又上路了。

当晚,他们在一棵树下发现了那小孩的尸体。

他没有手脚了。

看见那孩子的脸时,沈亭净终于忍不住哭了。

“子兮,你说为什么会这样啊,为什么人会变成这样。”

“阿净,有些人,是不能称之为人的。而我们要做的,是尽我们所能,不再让这种事发生。”

或许大旱并不是造成恶果的直接原因。

人人为己谋利,身处高位,何观蝼蚁?

这世道,从来都是这样的。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他们将那孩子埋了,埋在一棵树下。

第二天,他们到达了晋城。

一到府中,杨筠便倒下了。

医者说是伤寒,需好生修养,不可过度劳累。

但是第二天,杨筠便上任处理事务,一直忙到了晚上。

杨筠性子执拗,沈亭净劝不住他。

只是在看着杨筠猛咳一阵后,沈亭净还是忍无可忍了。

“杨子兮!很晚了!你该去睡觉了!大夫说了,不能劳累!”

沈亭净很少连名带字的喊他,杨筠意识到,她可能真的生气了。

“好,去睡了,去睡了。阿净,走,去睡觉。”

杨筠立马就搁下笔,牵着沈亭净去睡了。

后来一连几月,每晚都是这番情景。

沈亭净知道,杨筠是在为百姓做事,他每日忙到深夜,都是在写那《均田策》。

杨筠与她同床共枕时,曾说过,饥荒不止是因为大旱,更是因为分田不均,富豪地方官占地太多,百姓无田,只能向地主签契租借,但租金甚高,无田,便无钱,那便更无田了。

他说,他想为百姓多做些事。

只是,杨筠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了。

不知何时起,传出了朝廷给地方拨救济粮的消息。

但是杨筠连一点粮食,都没有看到。

几月里,杨子兮和沈亭净一直在变卖京城的铺子田地,买粮食,搭粥棚。

可如今,已是拿不出钱了。

晋城百姓已然饿了三天了。

不知是谁传起来的,说这新到的官把救济粮贪了。

于是,暴动便起了。

无数饥民去到府衙门口,大喊。

“狗官还我粮食!为什么不给粮食!”

“这些狗官,最是不顾我们百姓死活了!”

那日,《均田策》修缮完成了。

杨筠,也倒下了。

在吩咐人将《均田策》送往京城给皇上之后,杨筠咳了血,晕在了书房。

沈亭净请来大夫为他医治。

大夫检查过后,摇了摇头。

他说,病入肺腑,杨筠活不过这个冬天。

沈亭净没有哭,甚至是冷静的,只是点了头,向大夫道了谢。

她还是问了大夫,开了些调养的药,便让侍卫送大夫从后门出去了。

沈亭净看着躺在床上的杨筠。

始终无法将他和曾经那个在清阖楼救她的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联想到一起。

杨筠嘴唇愈发白了,衬着嘴角那抹血更加醒目。

沈亭净拿起帕子,轻轻地给他擦着。

“子兮,你别怕,我也不怕。”

“你要快些好起来,我们还要好好过日子呢。”

“你别丢下我…”

沈亭净喃喃道。

小说《与君生死》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查看全文

猜你喜欢

最新资讯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书房小说

晋ICP备2023023595号-5

侵权投诉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