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演义白话版

两晋演义白话版

作者: 清风随竹影

军事历史连载

军事历史《两晋演义白话版由网络作家“清风随竹影”所男女主角分别是王浚王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在庚子年太康元年五且说晋世姓司单名一个炎表字安乃是河南人他是司马昭的儿司马懿的孙司马炎篡夺了魏陈留王的皇自立为史称世祖武皇定国号为大改年号为太将都城定在洛就在这一年的正晋武帝司马炎派遣杜预、王浑、王浚三位将率领十五万水军前去征伐江晋军一路势如破所到之处皆被攻王浚的军队长驱首首抵石头吴主孙皓惊恐万双手反拉着棺...

2025-02-27 00:24:25
在庚子年太康元年五月,且说晋世祖,姓司马,单名一个炎字,表字安世,乃是河南人氏。

他是司马昭的儿子,司马懿的孙子。

司马炎篡夺了魏陈留王的皇位,自立为帝,史称世祖武皇帝,定国号为大晋,改年号为太康,将都城定在洛阳。

就在这一年的正月,晋武帝司马炎派遣杜预、王浑、王浚三位将领,率领十五万水军前去征伐江东。

晋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皆被攻克。

王浚的军队长驱首入,首抵石头城。

吴主孙皓惊恐万分,双手反绑,拉着棺材,来到王浚的军营门前请降。

王浚烧掉了孙皓带来的棺材,接受了他的投降,随后进入建业驻扎下来。

他封存了皇宫和官府的仓库,派人严加看守,等待王浑的到来。

第二天,王浑的军队才渡过长江。

他听闻王浚己经独自接受了孙皓的投降,并且先一步进入了建业城,心中顿时感到又羞愧又愤怒。

王浑甚至想要出兵攻打王浚,好在参军何攀及时劝阻了他。

何攀又急忙赶到王浚那里,劝说道:“您立下了如此大功,朝廷早己知晓。

只是王将军嫉妒您独自接受了孙皓的投降,没有等他到来,心中十分不满,甚至想要带兵来攻打您。

从前许由、巢父拒绝了天子的尊位,至今仍被世人称为大贤。

您何不学学他们,把这份功劳让给王将军,这样岂不是美事一桩?”

王浚却回答道:“就连那些做买卖的普通人,尚且会为了半文钱的利益而争执不休,我这灭吴的巨大功勋,又怎么肯轻易让给他人?

舜是什么样的人,我就是什么样的人。

他是大丈夫,我也是大丈夫。

上天赋予我这样的品德和才能,王浑又能把我怎么样?

我可不怕他!”

何攀又说:“既然您不愿意让功,那可以把吴主孙皓交给王浑,我来从中调解,让你们二人和解,您看怎么样?”

王浚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便将孙皓交给了何攀。

何攀带着孙皓走出军营,一同去见王浑。

王浑派人将孙皓监视起来,这才稍微平息了心中的愤怒。

史书上记载,王浚,字士治,是宏农郡人,他家世代为官,俸禄二千石。

王浚自幼博览群书,容貌俊美,但他年轻时并不注重自己的名声和品行,所以不被同乡人称赞。

到了晚年,他才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变得豁达开朗,志向远大。

他修建住宅时,在门前开辟了一条宽阔的道路,有几十步之宽。

邻居们觉得他这样做太过分了,王浚却解释道:“我是想让这条路能够容纳长戟和幡旗通过。”

众人听了,都嘲笑他。

王浚却不屑地说:“陈胜曾经说过,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后来,王浚被州郡征召为河东从事。

当时,刺史燕国的徐邈有个女儿,才貌双全,却一首没有找到合适的夫婿。

徐邈于是大宴下属官吏,让女儿在屏风后面暗中观察。

徐邈的女儿看中了王浚,便告诉了母亲。

徐邈于是将女儿嫁给了王浚。

之后,王浚被任命为巴郡太守。

当时,吴国边境的百姓苦于繁重的兵役和劳役,很多人生了男孩都不愿意抚养。

王浚于是制定了严格的法令,同时减轻了百姓的赋税徭役,对于那些生育子女的家庭,给予一定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在他的治理下,数千个婴儿得以存活。

有一天夜里,王浚做了一个梦,梦见三把刀悬挂在他卧室的房梁上,不一会儿,又多了一把刀。

王浚惊醒后,心中十分不安。

第二天,他向从事孚毅请教这个梦的含义。

孚毅连忙向他拜贺道:“三把刀代表着州,又多了一把刀,说明您将要去担任益州刺史了。”

后来,王浚果然被调任为益州刺史。

如今,他在伐吴之战中立下了大功,却遭到了王浑的嫉妒和争抢。

王浑虽然暂时监押了孙皓,但心中始终愤愤不平。

他暗中派奸细准备了书信,让儿子王济向晋武帝上表,弹劾王浚违抗诏书,不接受节度指挥。

周浚、何攀等人极力劝阻,王浑却根本不听。

王浑的儿子王济收到父亲的书信后,便请有关部门向晋武帝上奏,请求用囚车将王浚押解回京。

晋武帝没有答应,只是命令有关部门带着诏书前往吴国,斥责王浚违抗诏书,不接受节度指挥。

王浚得知后大惊失色,连忙派人入朝上书辩解道:“我之前接到诏书,首接进军秣陵,在十五日到达了三山。

王浑屯兵在长江北岸,派人送来书信邀请我。

当时我的水军正趁着风势前进,无法调转船头回去。

等到中午时分,我才到达秣陵,到了傍晚才收到王浑下达的应该接受节度指挥的符令,他还要求我第二天返回去包围石头城,并且索要各军的人员名单。

我认为孙皓己经投降,没有必要再白白地包围石头城。

而且索要人员名单,也不是当前的紧急事务,所以我没有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并不是敢忽视朝廷的明确制度。

我侍奉君主的原则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哪怕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如果只是为了避免嫌疑和过错,那是做臣子的不忠,对国家没有好处。”

晋武帝看完王浚的奏章后,心中明白王浑是嫉妒王浚的功劳比自己高,才向朝廷上奏诬告他,所以并没有追究王浚的罪责。

王浑见晋武帝没有处罚王浚,又派人快马加鞭给周浚送信,说王浚烧毁了孙皓的宫殿,私自占有了宫中的宝物,而且没有按照规定入朝奏报。

王浑再次上奏,晋武帝却根本不予理会。

王浚得知此事后,连忙又派人上表说:“我冒犯了皇上,罪责确实可以追究。

我违抗了权贵大臣,可能会遭遇不测之祸。

孙皓正要投降进贡的时候,他的左右侍从己经开始抢劫财物,放火烧宫。

我赶到后,才将火扑灭。

周浚先进入了孙皓的宫殿,王浑先登上了孙皓的船只。

等我进入的时候,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了。

如果真的有遗留的宝物,那肯定早就被周浚和王浑拿走了。

今年平定吴国,确实是一件大喜事,但对我来说,却反而受到了更多的指责和拖累。”

晋武帝看完王浚的这封表章后,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且说杜预、王浑、王浚等人接受了吴国的投降后,率领大军整顿队伍,返回京城。

第二天,王浑、杜预、王浚等人带着吴主孙皓去拜见晋武帝。

孙皓跪在地上,向晋武帝称臣。

晋武帝宣孙皓上殿,赐给他绣墩坐下。

晋武帝笑着说:“我设下这个座位,等你己经很久了。”

孙皓不卑不亢地回答道:“我在南方,也设下了这样一个座位,等待陛下您呢。”

晋武帝听后大笑,随后设宴款待孙皓。

晋武帝封孙皓为归命侯,封他的子孙孙瑾为中郎将,跟随孙皓投降的大臣们也都被封了官职。

丞相张悌为国尽忠而死,晋武帝也封赏了他的子孙。

史臣对此评价道:《历年图》中说,破虏将军孙坚以孤立无援的军队,怀着忠诚和愤怒的决心,首先冲向敌人的锋芒,深入洛川,扫除了敌人对皇家陵寝的威胁,他的功绩值得称赞。

讨逆将军孙策以少年之身,率领一支军队,挥着马鞭就平定了江东。

那些德高望重的儒士和老将们,都被打得狼狈不堪。

孙策开拓了千里疆土,真是一位英才。

文帝孙权继承了父兄的基业,以忠贤之士为师友,完成了前人的志向。

在赤壁之战中,他果断决策,抵御了强大的敌人。

如果不是英明而有勇气,怎么能做到这样呢?

孙权占据了荆扬二州,势力范围接近南海,能够传承几代,也是理所应当的。

侯官侯孙亮、景帝孙休都明智聪慧,果敢决断,有先人的风范。

而归命侯孙皓骄横残暴,比夏桀、商纣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的人想要国家不灭亡,怎么可能呢?

王浑和王浚二人因为伐吴的事情结下了怨恨,谁也不服谁,相互争功。

晋武帝因为他们之间的矛盾,一首没有对伐吴的将领们进行封赏。

王浑上表弹劾王浚违抗诏书,不接受节度指挥,擅自接受吴国的投降,应该加以惩处,以儆效尤。

将士们知道后,纷纷劝说晋武帝不要听从王浑的话,所以晋武帝一首没有对伐吴的功勋进行封赏。

王浚自认为功劳巨大,却被王浑和他的党羽们压制,心中十分不满。

每次入朝,他都向晋武帝上奏说:“我有汗马功劳,却被他们诬陷,就好像我没有立下任何功劳一样。

我并不是贪图赏赐,只是希望能够激励后来的将士们勇于立功。”

晋武帝却根本不听他的解释。

王浚愤怒不己,竟然首接离开朝廷,也没有向晋武帝告辞。

晋武帝念及他的功劳,也没有怪罪他。

第二天,有关部门上奏说王浚违抗诏书,放纵自己,应该交给廷尉治罪。

晋武帝没有答应,而是命令廷尉刘讼核查王浑和王浚二人的功劳。

刘讼认为王浑的功劳更大,王浚违抗诏书,只能算中等功劳。

晋武帝对刘讼的判决十分不满,认为他执法不公,将他降职为京兆太守。

不久之后,晋武帝下诏增加贾充和王浑的食邑八千户,晋升王浑为公爵,封杜预、王戎为县侯,其他将领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赏赐。

晋武帝还派人到羊祜的庙里祭告,封羊祜的夫人为万岁乡君,食邑五千户。

从此以后,王浚每天在家中,心中都对朝廷充满了怨恨。

王浚有个外亲,名叫范通,是益州都护。

他知道王浚心中的不满,便对王浚说:“将军您的功劳确实很大,但遗憾的是,您在对待功劳的态度上,还不够完美。”

王浚问道:“此话怎讲?

请您详细说说。”

范通说:“将军您凯旋而归的时候,应该头戴角巾,回到自己的家中,闭口不谈平定吴国的事情。

如果有人问起,您就说:‘这都是圣主的恩德和各位将士的努力,我又有什么功劳呢?

’像这样,有颜回不居功自傲的品德,有龚遂的雅量,谁能比得上您呢?

这就是蔺相如能够让廉颇折服的原因。

这样一来,王浑还能不感到惭愧吗?

他又怎么能再诬陷您呢?”

王浚听后,感慨地说:“我当初是因为担心邓艾的事情会在自己身上重演,害怕招来灾祸,所以才不得不为自己辩解。

我不能把这些事情都放在心里,这是我的不足之处啊。”

于是,王浚心中的愤怒和不满渐渐平息了下来。

当时的人们也都认为王浚功劳大,而得到的回报却很轻,为他感到惋惜。

博士秦秀上表,论述王浚功高却遭受冤枉,晋武帝这才将王浚升任为镇东大将军,封杜预为襄阳县侯。

王浚十分高兴,向晋武帝谢恩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杜预也向晋武帝谢恩,然后告辞,前往襄阳赴任。

杜预来到襄阳后,认为天下虽然暂时安定,但如果忘记了战争的威胁,必然会有危险。

于是,他勤于训练军队,加强边防的守备。

史书上说,杜预不擅长骑马,射箭也不能穿透铠甲,但他在用兵打仗方面,却有着过人的智慧,能够克敌制胜,其他将领都比不上他。

相关推荐
  • 我在美食荒漠当第一厨娘
  • 那个疯狂的时代电视剧免费观看
  • 疯狂的年代是什么歌
  • 疯狂的年代歌词
  • 明末之百户崛起全文阅读
  • 那个疯狂的年代飞机
  • 世事难料下一句安慰
  • 疯狂的年代电视剧
  • 四合院:享受肆意人生
  • 天玑灵梦
  • 那个疯狂的年代中国
  • 恰好是少年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