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天下第一刀5集免费看》男女主角尹景奉段是小说写手五月庞庞所精彩内容:段二十年前拿下了“天下第一刀”的名当年他才刚满二十五已人送尊称“段老师”。五年后三十岁生日时他宣布封刀引过上了柴米油伴侣在侧的小日接下“天下第一刀”之名的是崔秋他是个奇有着极强的学习能能看一遍就记住一套刀反复练个两三天就可融会贯堪称百年一遇的天相比之下段倾显得平庸多仅仅是靠着勤学苦练一步一脚印而成顶级刀术大师而能称传奇也只有他与崔秋鸿对战...
五年后三十岁生日时他宣布封刀引退,过上了柴米油盐,伴侣在侧的小日子。
接下“天下第一刀”之名的是崔秋鸿。
他是个奇人,有着极强的学习能力,能看一遍就记住一套刀术,反复练个两三天就可融会贯通,堪称百年一遇的天才。
相比之下段倾显得平庸多了,仅仅是靠着勤学苦练一步一脚印而成顶级刀术大师而已,能称传奇的,也只有他与崔秋鸿对战三十三次,败绩为零。
老崔对此却毫不在意,他就是个单纯而快乐的武痴,曾有名言“习武的快乐大于一切”。
可他实在学得太快太多了,乱花迷眼,渐渐对大多数招式都提不起兴致,只有跟段倾交手时能用得上的,他才有心记住。
久而久之,段倾成了给他试刀的专门人选,但凡遇上好刀招,无论如何都要让他段老师瞧上一眼。
这种行为从段倾引退前就开始了,在他引退后日益猖獗,几乎每两三个月就来一回。
段倾竟然也默许,来者不拒,因此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样,他俩实则关系铁得很。
段老师引退至今十八年,“天下第一刀”依旧是崔秋鸿;他俩又比试了一百多次,段老师依旧败绩为零。
老崔这人,段老师是喜欢的,但有一点意见比较大,就是他过于欠缺眼力见儿。
每次试刀一呆两三天,他老崔也好意思两手空空地蹭吃蹭喝蹭床睡,丝毫不把自己当外人。
引退前打着光棍也还没啥,引退后娶妻成家,老崔旁若无人的叨扰就颇为影响段老师家庭生活的美满了。
段倾为此几次三番数落崔秋鸿,老崔是嘻嘻赔笑,转头就忘。
久而久之,每逢老崔人来,段夫人就躲到娘家不见不烦;老崔人走,段老师就得亲自去把老婆哄回去。
但最近这一次,段老师有被感动到了,因为崔秋鸿终于懂得带伴手礼了,还是夫妻俩各给备了一份,礼数周全到让人难以置信。
把人让进里屋,开的第一个礼盒,就是给段夫人的整整一斤顶级燕窝,段老师笑得脸上褶子都在欢呼;下面给段老师的礼盒比燕窝大了三四倍,一打开,里面竟是一副刀鞘。
段倾表情从惊讶到疑惑,疑惑到专注,专注再到惊讶地转了一圈,目光从刀鞘移到崔秋鸿,小心翼翼地问:“这个这个,是哪儿来的?”“我第一眼看见它,反应也跟你似的。”
崔秋鸿笑了笑却不回答,“我还特意去藏兵阁查了刀经残卷,又对照了其他文献,基本确定了就是它。”
“是它,确实是它……”段倾轻轻抚拭着刀鞘,显得很感慨,“这是,原样复刻的?那,刀呢?”“刀也原样复刻了。”
崔秋鸿呼吸有点急促,脸渐渐红了,“纹、形、色、质四品全都吻合。
有人做到了!”段倾有点懵,好半晌才说:“要是刀能复刻,那其他的练刀法、品刀法就都……”“我看有戏,大大的有戏!”崔秋鸿压低了声音,像是在压抑心中的狂喜,“段老师啊,咱练刀人的梦想快要实现了啊!”段老师目瞪口呆,不断吞唾液。
“我今天给你备这些个礼物,为的就是这个。”
崔秋鸿抓住段倾的手,眼中迸射出激动的光芒,“想请你稍微复出一次,亲自去试一试这刀。”
段倾一愣:“这不是有你吗?”“我不敢啊……”崔秋鸿的手掌有些颤抖,重重地捏了段倾一把,“我没心没肺的,万一看走眼,就是千古罪人啊!还得是你……”段倾心头一震,没想到他老崔竟敬畏到如斯地步。
思索了好一阵子,段倾把手拍在崔秋鸿肩上,说:“没事,我去。”
那副刀鞘,承载着一段练刀人都知晓的历史。
“天下第一刀”名号的得主随时在变,“天下第一刀学”却始终被公认是四百年前由饶则所著的《癸辰刀经》。
饶则原本是个带兵的武将,解甲后转而修道,是当时顶尖的刀术家、丹学家和制刀大师。
他用了二十七年时间著成的这部书,不仅记载有自创的刀术,还有他锻刀与品刀的心得;最为划时代的,是他在书里首次整合了刀击之术的普遍理念和技术体系“两极·四势·八向·十六风”,梳理出一套系统化的练刀方法,能通用到好几百种不同刀术中去。
由此,《癸辰刀经》算得上是武林史上第一部刀学专门类书。
饶则去世之后,大弟子白丹继承了刀经和他生前的佩刀“金霖”。
白丹把刀经知识用于实践,帮助许多门派改良了刀术框架,促进了武学的发展。
然而几年之后,白丹死于天灾,金霖刀失踪,刀经也被毁了大半,只剩下不到四成的残卷。
尔后四百年,每个练刀人都或多或少梦想过见证经书宝刀的完璧再现。
而他们眼前的这副刀鞘,就是复刻自金霖刀。
金霖刀的锻造工艺,也在刀经残卷上,但其内容不足以原样复刻出一柄金霖刀。
如果有人办得到,那说明他手上可能有更多《癸辰刀经》的内容,甚至是全本。
这正是让他俩激动至此,段倾甚至愿意破例复出的最大原因,面对这种代代相传的夙愿,哪个练刀人能忍得住不动心?但段老师也有言在先,“复出”仅此一回,必须低调,否则整个武林非炸锅不可。
老崔自然非常理解且欣然接受,立马打了几个电话,最终安排到两天后,在藏兵阁召集主要专家进行鉴别。
前“天下第一刀”复出,对藏兵阁来说是堪比五年一度“中华武术家巅峰论坛”的大事。
全体工作人员忙前忙后加了两天班,总算赶在段老师来之前把场地布置好了。
段倾坐崔秋鸿的车,从侧门进入藏兵阁。
一下车,两人就被引到了应急通道,再乘货梯到了专门的小会议厅,一路上人迹全无,明显是提前清了场的。
小会议厅的门一打开,段倾就看见了几张好久不见的熟面孔,有一半也是跟他一样引退的,还有一两个比他辈分更高。
久别重逢免不了寒暄唏嘘一番,但段倾始终心不在焉——他的注意力,被厅堂中央的一张供桌,和旁边一高个子男人吸引去了。
供桌上,是一柄无鞘的直身单刀,款式古朴,但刀身光洁,同时透着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活的时尚感,但更瞩目的是刀旁一只硕大的碳纤维箱子。
那是特制的经籍收纳箱,扛摔扛撞、避光防水,还能控温,专用于存放两百年以上的实体文献。
那男人穿着一身现代裁剪的灰色右衽短装道服,戴副极书卷气的眼镜,看不出多大年纪。
他身上的气质非常复杂,阅人无数的段倾竟无法一眼给他定性。
互相引见时,男人说他叫尹景奉,是个长期修汉学的南韩人,段倾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是种汉化了的朝鲜人气质。
就是他克服了重重困难,把这柄复刻“金霖刀”和三十多卷可能是《癸辰刀经》的文献从南韩带到国内。
段倾看着尹景奉,有点说不出话来。
两人的手紧紧相握,快十秒钟后才松开。
段倾整了整衣服,在供桌前深深一鞠躬,没有碰箱子,而是小心翼翼地捧起刀来,细细把玩。
如今的段倾比之当年巅峰时期胖了一圈,满头灰发且有谢顶迹象,刚出现时众人都有点诧异,看他的眼光中多了几分惋惜。
可当他手一执刀,身上便有股澎湃而厚重的凛然浩气喷出,却是二十年前的他绝不会有的。
他神情肃穆而专注,徐徐运刀,一劈、一削、一戳,刀鸣震耳,回荡场中,惊呆了众人。
良久,段倾心满意足地长舒一口气,接过崔秋鸿递来的刀鞘,把刀轻轻推入鞘中,放回刀架上,再深深一鞠躬。
等他转头再看众人时,那股气势立刻消失无踪,他还是那个发福谢顶的普通中年大叔。
段倾笑着朝众人点了点头,还是没问箱子里的东西,转向尹景奉问:“你是练刀的吧?多少年了?”“我十二岁开始学习刀术,除去中间服兵役的两年,有二十四年了。”
尹景奉操着字正腔圆的中文,一字一句地回答。
“你的启蒙老师是谁?”“是我母亲。
她根据刀经的修刀法指导我,十九岁后,我自己继续研习。”
“实战经验呢?”“在日本获得过剑道大赛七次全县优胜,五次全国优胜。
回国后担任镇暴术指导七年。”
数着这些光辉过往,尹景奉的表情却很木然。
段倾不置可否地点点头,然后朝他一拱手:“今天有幸来此,段倾愿在刀术上讨教一二。”
尹景奉愣了两秒,才拱手还礼:“得此荣宠,尹某敢不奉陪。”
这岂不是要马上比试的意思?现场工作人员立马头皮就炸了。
本来按流程,段倾起码要看一眼文献,还得跟尹景奉“亲切交谈”一番,然后再试刀招。
那起码得是一天半晌后的事情了。
谁承想这“天下第一刀”段老师不按套路出牌,直接说开打就开打?倒是现场一众老武林人们很淡定,崔秋鸿甚至微微点头,深以为然。
《癸辰刀经》的鉴定,绝不仅仅是文献层面的,更要从刀术上见证,只有从刀经上学来的刀术成立,刀经才算真迹。
这不仅需要极高的刀术造诣,对《癸辰刀经》的深厚研究,更要眼光毒,触觉准,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除了段老师,不做第二人想。
因此崔秋鸿才不惜“重金收买”他复出一次,这是过去二十多年试刀一百多次所得来的深刻体会。
藏兵阁临急应变,场地不一会儿就设好了。
段倾换上一身黑色的短打道服,与尹景奉上场站定。
两人手中的木刀,无论尺寸、刀形、配重都与金霖刀几乎一样。
这种木刀是如今武林通用的,刀柄、刀身上有凹槽,可以加装金属码改变重量,是由与藏兵阁同级的科研机构“练锋阁”研发并推广出去的。
两人的预备动作完全一致,都是把刀贴住左腰,刀尖向后,刀刃朝下,就像古代刀客的挎刀式。
鞠躬行礼之后,两人身躯微侧,双膝微曲,双手执刀,刀刃朝前,整齐划一的“太公钓鱼式”。
这个平平无奇的姿势其实千锤百炼,所有攻守动作都能从中变出,又可以从所有攻守动作转变而成,而“太公钓鱼式”这个名字就是从《癸辰刀经》中来的。
段倾眼光一扫,微微一笑,突然朗声吟唱:“刀家研练须谨记,刀中真力不在臂。”
“肩膂腹胯合如一,潜神向心作基砥。”
尹景奉稍稍一愣,但马上应声接上。
他话音刚落,段倾突然奇迹般在左前方一米处出现,上身姿势不变,刀尖却离他的脸不到半米。
尹景奉都来不及思考,木刀往斜上方一抹,同时“唰”的一下后退了大半步。
但段倾似乎预判了他这一动作,竟也前突了大半步,把两人距离始终锁在一米左右。
两柄木刀“哒”地碰了一记,尹景奉竟格不开段倾的刀,立刻变招,刀压着对手的刀身向前突刺,反守为攻。
两人错身而过,迅速又回身对视,谁都没有中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