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真跟你领证我才疯了!”
老二廖强眯眼,“小妹出发多久了?
这会儿要是己经到公社上了客车,我们哪里赶得上?”
庄燕也觉得婆婆有些不可理喻,“可妈好不容易松口了,这次要是不分,下次还不知道得等多少年。”
以前跟大嫂在一个屋檐下,她可没少被婆婆念叨大嫂哪里比她好。
现在又来了个知青弟妹,天知道这半个月她是怎么过来的?
要不是还有两个儿子要养,她都想拉着廖强另起灶炉了。
庄燕夫妻俩一对视,齐刷刷看向还跟沈美华你侬我侬的廖河。
廖强:“三弟你跟栓子熟,你去他家借车去公社把小妹带回来呗。”
“要分了家,你们小两口自己当着家,想吃啥吃啥,那日子不比现在美?”
,庄燕也笑着道。
不管婆婆说的是真的假的,先喊老三去把小妹喊回来,万一真成了呢?
没成也是耽误老三下午上工,成了皆大欢喜。
廖柱和李桂梅也纷纷开口。
心里想着和沈美华过小日子的廖河,也不计较谁去,立马就答应了下来。
沈美华倒是想说些什么,但她也想自己当家做主。
她再也不想过寄人篱下、被人排挤的日子了,她之所以嫁给廖河,也是他在婚前跟自己打了保证书一定会分家单过。
现在美好的日子就在枣树上挂着,沈美华怎么可能阻止大家拿棍子打枣?
廖河去灶房拿了两个野菜团子,就往外头跑。
而这廖红霞?
己经装了一碗红薯粥,拿了小半碟猪油炒白菜和两个野菜团子回屋吃去了。
不想在外头吃,看到这几个家伙就糟心。
而且,她还得研究一下自己这身古怪力气怎么来的。
刚才在推开李桂梅和庄燕之后,她就发现不对劲了。
自己力气变大了很多!
起初还以为是这具身体经常干农活,力气大点也正常。
可刚才在厨房里,她心血来潮试了试,到她腰间的大水缸,她说搬起来就搬起来!
要知道那水缸里可还装满了水啊!
不过刚才在灶房里没关门的,廖红霞也不敢太夸张,把水缸搬起来十来厘米就放下了。
这会儿端着午饭,进屋就把房门关上了,支起来的窗户也被她放了下去。
确认屋外的人看不到她里面动静后,她抬手就把人高的衣柜搬了起来。
抱着人高的衣柜在这二十平米的屋子里转悠,一点也不费劲。
这下廖红霞确认了,自己力气确实变大了很多。
不过自己都穿越了。
力气变大好像也不是很值得惊讶的事。
吸溜着煮成糊糊的红薯粥,廖红霞想着闺女廖念念,以及她才还清房贷的三室二厅。
“真是造孽了!”
眼瞅着闺女就要大学毕业了,自己房子也买好了,怎么就被车撞穿越了呢?
还穿到了75年,碰上了这面和心不和的一家子。
这年头厕所都是旱厕,煮饭都是烧柴火,而且还没有手机和网络,真不知道闺女能不能习惯。
廖念念能不能习惯?
她当然不习惯!
一穿过来就碰到个S逼男,跟她说什么文工团里追他的女同志一个巴掌都数不过来,他却还是信守诺言回来跟她领证结婚巴拉巴拉的。
等到了先锋公社,这家伙还在哔哔叨叨的:“每个月我会寄十块钱给我妈,你就在家里照顾我爸妈就行。”
“给你买的手表,等回了家就给我妈戴着,你平时在家里做家务什么的也不需要看时间。”
“还有那自行车也是,虽然是我妈上班用,但回你娘家的时候你不也能坐?
领了证我们就是一家人,这些小事别放心上。”
“谁跟你是一家人!”
接收完记忆的廖念念首接一脚踹倒那辆明面上为了他们结婚买的,实际专门给他.妈买的自行车!
杜文斌一脸肉疼地扶起自行车,“廖念念!
你发什么疯?!”
这车可花了他一百二十块钱和一张自行车票!
就是把廖念念卖了都赔不起!
“真跟你领证我才疯了!”
廖念念满脸不屑地瞅着杜文斌,“你不是说你在部队有很多人追吗?
那你跟她们领证去啊!”
见廖念念居然当着公社这么多人大声说这些,杜文斌脸色铁青。
这话要是传到部队里去,自己还怎么往上走?
“廖念念,你这话什么意思?”
“听不懂人话是吧?
我说,我不跟你领证了!”
看杜文斌想要上前抓她,廖念念连忙后退几大步,这才继续嚷嚷:“给我买的手表给你妈用,自行车也给你妈骑,部队津贴也寄给你妈,那我跟你领证图什么?
是图你在外头有相好,还是图去你家当保姆?”
瞧见这边有热闹看,来公社办事的老老少少一个两个都围了过来。
等廖河骑着车赶来,就看到这个场景。
“小妹!
跟三哥回家!”
杜文斌快要气疯了,这会儿看到廖河来了,立马冲他吼:“你们廖家怎么回事?!”
“今天不领明天领呗,家里有急事。”
说着,廖河还有些不好意思,杜文斌专门请了婚假回来领证,自己家里却出岔子了。
廖念念挤出人群,一***坐廖河自行车后座上,“三哥咱们回家!”
廖河急着回家分家,看到小妹上车了,立马就骑车往青山大队骑。
“廖念念!”
“我可跟你说,想跟我杜文斌领证的人多了去了!”
“你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杜文斌在身后怒吼,廖念念耳中却只听到风的呼呼声。
“三哥,家里有啥急事啊?”
“妈答应分家了。”
“啊?
分家?!”
*青山大队。
廖家院子里坐着青山大队的大队长王建设和会计吴为民,以及廖家目前的当家人廖红霞。
王建设例行问询:“廖嫂子,你确定要分家吗?”
廖红霞没有犹豫,目光柔和地放到站在最左边的廖念念身上,“确定。”
这些各有心思的儿子儿媳不要也罢。
她闺女在身边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