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传来的嘈杂人声,让他愈发真切地感受到这来之不易的时光倒流。
他下意识抬手,摸向胸口的口袋。
前世,那里装着父亲病危通知书的复印件。
刹那间,前世的记忆如汹涌的潮水,冲破堤坝,将他彻底吞没,悔恨的巨浪拍打着他的内心。
他清楚记得,在西二旗灯火辉煌的写字楼里,度过了多少个漫长的夜晚。
键盘的敲击声与打印机的嗡嗡声交织,奏响一曲令人压抑的协奏曲。
为了拿下关键项目,他曾连续三天三夜靠红牛和泡面强撑着。
办公室灯光常亮,每一行代码都倾注了心血。
然而,一句轻飘飘的“需求变更”,如同一颗炸弹,瞬间将他所有的努力炸得粉碎。
那一刻,他感觉整个世界轰然崩塌,满心疲惫与绝望,却无力反抗。
医院走廊里,接到母亲电话的场景像噩梦般萦绕心头。
父亲病危通知书上的墨迹未干,公司的紧急会议通知却如催命符,迫使他转身离开。
刺鼻的消毒水味、母亲的哭腔、父亲苍白的面容,像尖针刺痛他的心。
那张复印件时刻提醒他,前世因工作错过父亲最后的时光,成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这一世,我绝不再重蹈覆辙!”
林小川低声呢喃,声音虽轻却带着决绝。
他不仅要摆脱“社畜”命运,更要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弥补前世的遗憾。
他缓缓起身,走到窗边,目光透过斑驳的玻璃,望向楼下坑洼的水泥路。
街边歪扭的行道树在风中摇曳,树叶沙沙作响,仿佛诉说着生活的艰难。
创业?
创业警告突然以数据碎片的形式在他脑海中重组:[大学生创业失败率:92.7%][奶茶店平均寿命:187天][家庭债务转化率:100%]他想起那个雨夜,创业失败同学的QQ头像在手机屏幕上永远灰掉。
殡仪馆的白菊堆成数据坟场,而他口袋里的创业计划书被雨水冲刷成皱巴巴的纸浆。
林小川捏碎手中的铅笔,石墨碎屑在笔记本上洇开黑色星轨。
林小川的目光落在书桌上的全家福。
照片中,父母穿着洗得发白的工作服,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
他轻轻抚摸照片边缘的磨损痕迹,指尖传来微微的刺痛感。
他深知自己性格谨慎,行事稳健,缺乏那种敢于冒险、孤注一掷的勇气。
这种性格在创业的道路上,往往会成为致命的弱点。
面对困难时,他更倾向于冷静分析,寻找稳妥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盲目冲动。
这种特质让他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但也决定了他不适合充满不确定性的创业之路。
“创业,对我来说,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随时可能跌入深渊。”
林小川在心中默默说道。
他不想让家人为自己的冒险行为提心吊胆,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人创造一个稳定而富足的生活。
他的目光被书桌上的老式收音机吸引,手指轻轻拂过收音机光滑的外壳,周杰伦《千里之外》的旋律在记忆中悠悠响起。
在一次行业峰会上,某位互联网大佬的话如同一记重锤,在他心头敲响:“未来十年,将是互联网的黄金时代。”
这句话,如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照亮了他混沌迷茫的思绪。
他快步走到书桌前,翻开一本皱巴巴的笔记本,细细思索计算机行业的种种优势:这个行业门槛不算高,回报却十分可观,无需大量启动资金,只要技术过硬,便能在大厂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收获丰厚的报酬。
打工虽然挣钱慢,但是稳定不容易出错,况且未来互联网集中上市,造就了一大批百万、千万富翁。
回顾互联网发展历程,进入 2006 年后,移动互联网崭露头角,重塑了整个互联网生态。
2007 年,苹果发布初代 iPhone,多点触控技术与丰富的应用生态,开启了智能手机时代,移动互联网迅速崛起。
那时,大街小巷的年轻人都捧着 iPhone,新奇地探索着这个全新的智能世界,各种新奇的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同年,亚马逊推出 Kindle,引领电子阅读新潮流,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电子阅读器,让随时随地阅读成为现实。
人们可以在地铁上、咖啡馆里,轻松地拿出 Kindle 阅读书籍,电子阅读的便捷性彻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
2009 年,字节跳动成立,凭借创新的算法推荐机制,打造出抖音、今日头条等现象级产品,改变了内容分发与社交娱乐模式。
抖音上各种创意短视频风靡全球,人们沉浸在短视频的世界里,享受着碎片化的娱乐时光。
2010 年,小米公司成立,以高性价比手机和互联网模式切入市场,迅速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推动了国产手机的崛起。
小米手机凭借其亲民的价格和不错的性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人们使用小米手机。
2011 年,微信发布,从即时通讯工具逐步发展为集社交、支付、生活服务等于一体的超级应用,月活跃用户数超过 10 亿,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社交与生活方式。
人们通过微信聊天、转账、购物,生活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2012 年,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创造全球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之一,旗下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占据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主导地位,推动中国电商行业蓬勃发展。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成为全民购物盛宴,每年销售额都屡创新高,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
接下来,互联网蓬勃发展,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持续革新,未来发展空间不可***。
他突然拿起笔,将"技术专家"与"管理层"的预期收益曲线画在坐标系上。
当两条轨迹在第8年交汇时,钢笔重重砸在纸上:"CTO技术路线才是最优解!
"代码的光斑在他视网膜上投下残影:if (谨慎系数 > 冒险阈值) { careerPath = "Deep Learning Specialist → AI Architect"; financialModel = "专利分红 + 股权增值"; }当第一行"Hello World"在DOS窗口闪烁时,林小川突然理解了那些在格子衬衫下跳动的心脏。
他记得凌晨三点的机房,散热风扇的嗡鸣与***在血管里沸腾,记得导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计算机的本质是用0和1重构世界。
"思索良久,林小川站起身,在狭小的房间里来回踱步,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蓝图。
短期来看,他要全力以赴,考上顶尖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技术根基。
他想象着自己坐在大学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聆听教授讲解代码的奥秘,课后在图书馆查阅各种专业书籍,和同学热烈讨论技术难题。
中期,顺利进入互联网大厂,从基层岗位干起,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经验,拓展人脉资源。
他仿佛看到自己在大厂的办公室里,参与一个个重要项目,和同事们并肩作战,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长期目标,则是成为技术总监,走上高级管理层,带领团队攻克核心技术难题,实现财务自由,改写家族命运。
林小川深知,这注定是一条荆棘丛生、挑战重重的道路。
但他己然做好了万全准备,无论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都将披荆斩棘、勇往首前,绝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