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头是六关中学“响当当”的人物,掌管两扇“响当当”的校门——人来的时候小门响,车来的时候大门响。
人来的时候,自己推那小铁门,生锈的门轴吱呀吱呀地响;车来的时候,刘老头拿钥匙去开大门,铁门一拉开,也哐哐响。
老师、学生出入校门皆由他一夫当关。
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头上顶着“地中海”,皮肤上很多干巴褶子和老年斑。
唯独眼睛水汪汪的,不像个老人模样,尤其是戴上老花镜,眼睛更大,显得水灵。
刘老头每天除了巡逻、打饭,最多的时间待在传达室。
传达室不大,就一间小屋,但“五脏俱全”。
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台电视,一台收音机,甚至还有做饭的煤气罐和煤气灶。
学校就雇他一个保安,需要替班只能找老师代值,所以他常驻这里,既在这里工作,又在这里生活。
大院里的小孩儿都喜欢他,常把他的传达室当做玩闹的基地。
小孩儿们都是教师子女,住在大院西头的家属院,不怎么出校门,没有地方去的时候,就会去找“看大门的老头儿”。
有学生的时候,大院儿是学校,等到放学、放假了,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每个犄角旮旯都有孩子们的足迹。
刘老头乐得和他们玩儿,也能玩儿到一块儿去。
没小孩儿的时候就自己带上老花镜,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看武侠小说。
勤快的时候就自己炒个小菜,菜炒出来装在白瓷碗里,并不急着动筷子,必须先斟上一小碗白酒,“啧啧啧”地“嘬着喝上一口,才开始夹菜。
尤其钟爱的是韭菜炒鸡蛋,把韭菜切碎了,和鸡蛋一起炒成囫囵个儿,加点盐,香极了。
尤其是夏天,屋里闷热,刘老头喜欢搬出一个凳子放在门口当餐桌,自己坐在矮马扎上吃饭,迎着夕阳举杯小酌,小风一吹,香飘十里,常有流浪猫狗闻香而至,能否得到救济,全看刘老头的心情。
“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不在服务区,sorry,…………”牛主任站在传达室门口,“啪”的一声合上诺基亚。
牛主任从镇上“闻香”饭店回来的时候,正是晚上的十一点,带了一身酒气。
小门没锁,传达室亮着灯,里面却没人。
桌子上台灯亮着,灯下放着一本被翻开的《笑傲江湖》,旁边还放着巡逻用的手电筒。
牛主任是出了名的酒鬼,脾气也暴躁,今年刚提拔了教导主任,官不大却爱耍官威,平时没少骂刘老头,恨不得路过都要啐两口。
这会儿刘老头擅离职守,正撞在他枪口上,必定又要借着酒劲儿骂一顿才罢休。
正好难得有机会用一用新买的诺基亚翻盖手机,于是就给刘老头打了过去,打了十几遍,都只提示不在服务区。
牛主任心想,他娘的,这老刘头,上哪去了,这也过了巡逻的点儿了。
不如我在学校里绕一圈找一找他,找到了就痛骂他一顿解解酒气,找不到也当消消食。
于是拿起传达室桌子上的手电筒,走向操场角上的男厕所,一来这是刘老头最可能去的地方,二来自己也想去撒泡尿。
时值盛夏,学校的旱厕发酵了一天,臭气熏天,牛主任被这臭气一顶,胃里翻江倒海,秃噜秃噜吐了一地,果然消了食,酒气也消了几分。
拿手电筒扫了一圈,见刘老头没在里面,就解开裤带开闸防水。
撒完尿出来,牛主任又远远地看了一眼传达室,依然不见刘老头的身影。
又拿着手电筒在校园里探照了一圈。
校园不大,十分钟就转了一圈,除了几只流浪猫,没遇见任何活物。
牛主任回到传达室,又从腰上别着的手机套里把新买的诺基亚掏出来,拨打刘老头的电话。
“对不起,您拨打的号码不在服务区…”还是打不通。
一阵风吹过,牛主任打了个激灵,酒醒了。
他拨上了校长的电话,随即又取消了。
“不急,老刘头或许是有什么急事出去了,不如我先在这替他,到明早再不回来再汇报也不迟,等他回来,非骂他一顿不可。”
牛主任自言自语。
于是给老婆马秋林打了个电话,如此这般报备了一番。
说完把小门上了锁,进屋打开电风扇,躺在床上。
虽然开着门窗,电风扇也开到了最大,仍觉得闷热,怎么也睡不着,就起身拿起桌上的《笑傲江湖》,躺在床上翻阅,打发时间。
正翻着,书里掉出一个书签,正好落在怀里,老牛把书放在一边,拿起书签端详。
是一个塑料做的人形书签,正面是红衣服的小女孩的形象,脸部己经被磨损得看不清五官,其中一个眼睛被钻出一个洞,像是用火烫出来的。
诡异的是,书签背面,被用刀片刻出西个字:“牛有所住”下面还刻着日期:“2007.6.12”“牛”字那里,正好是正面小女孩被钻成洞的眼睛的位置。
传说,人死的时候穿上红色衣服,会化为厉鬼。
牛主任全名叫牛秦,原来是语文老师,今年刚被提拔为教导主任,文言自然难不倒他。
“住”在文言里面最常表示“停留”的意思,“牛有所住”,可以理解为“牛在这里停留”。
关键是下面的时间,正是今天。
牛秦只觉心跳加速,汗毛倒竖,噌地一下坐了起来。
难道这刘老头是个半仙儿,算到了“牛”会来,专门做了“小人儿”来诅咒自己?
难不成,自己今天会死在这儿?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铁门“哐哐”晃动的声音,声音越来越大,频率也越来越快,其中还夹杂着婴儿的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