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年里,爷爷奶奶给予我们的爱,要明显的多于大伯家的堂哥,这让我们幼小的心灵得到了很大的慰藉,自然而然的把对父母的依赖转移到了爷爷奶奶的身上。
爷爷因为是老退伍军人,每个月可以拿到三西十元的政府津贴,这每个月的三西十元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可谓是经济支柱,如果没有爷爷的津贴,那困难可想而知,我和弟弟的学费,偶尔会有的人情来往出礼钱,还有我们老又老小又小的生病了看病的钱,都是依仗爷爷那三西十元的退伍军人津贴。
每个月早早的就盼望着爷爷领津贴的日子快点到来,爷爷上街领津贴的时候,会给我们兄弟两个带点苹果啊、西瓜啊还有油炸馓子之类的小吃,也会买上一点点猪肉或者小鱼之类的菜回来改善一下生活,总之,爷爷上街领津贴是我们小时侯最喜欢最期待的事情。
在没有多少开支的情况下,爷爷就把钱攒起来,再卖掉一些房前屋后的白杨树,买了一些瓦,准备了一些木料,在离我们老宅子大约一公里左右的地方,用我们家的一块耕地换了同生产队人的一块地做宅基地,开始造房子,房子的墙体是用泥巴和稻草和在一起的,请了十来个年轻力壮的邻居帮忙建造的,因为爷爷在部队时是炊事班的厨师,所以邻居家有什么事情,比如谁家孩子结婚了,谁家闺女出门了,又或者哪个老人去世了,孩子满月了什么的需要办桌席的话,他们都会找我爷爷帮忙,我爷爷也从来不会推辞,随叫随到,所以攒下了极好的人缘,谁见到他都会客客气气的,所以我们家要造房子,请到谁都很乐意的帮忙,虽然很累,他们也从不抱怨,干活时一首都是在嘻嘻哈哈的开玩笑,我和奶奶就经常烧点开水送过去,非常感谢那些叔叔大爷不计回报地辛勤付出,中午晚上我们会让帮忙的人回我们老宅子吃饭,我会拼命的给他们加饭,以表示自己对他们的感谢之情。
因为是土墙,必须砌出一米高,等墙体干了,再往上砌,再干了再砌,就这样持续了两个多月,三间土墙瓦房的堂屋终于盖好了,然后就是找木匠打门,装好门后,堂屋的西边历时一两个月请人帮忙又盖了两间土墙瓦房做厨房用,爷爷又请人开上手扶拖拉机去乡里买了两吨砖头回来,请人把灶台砌好,这样厨房就造好了。
爷爷准备了一些木棍和铁丝,在房子的前面扎上了一圈篱笆墙,装上了院门,这样,在我们家遭遇突变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一个新家在爷爷操持下就造好了,很多邻居看到我都会说,你的爷爷真了不起,那么大岁数了,还能给你们盖新房搬新家,将来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顺你爷爷奶奶,我们也是连连点头,非常认同邻居叔叔大爷们对爷爷奶奶的夸赞,并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好好孝顺爷爷奶奶。
终于离开那个经常会让我们回忆起父母亲的老宅子,搬到新家后,爷爷奶奶和我们兄弟俩的心情明显要比以前好了很多,欢声笑语又出现在了这个不是很富裕却很温馨和谐的家里面。